二十來歲,正是處于愛玩愛鬧的年歲,面臨將來免不了還是有些蒼茫。但是,“90后”小伙卻不不走尋常路,傾盡一切采購了養雞場設備,辦起了自動化養雞場。他的新年希望是,擴展規劃,完成資源循環使用。
這天下著雨,氣候反常冰冷。在我們到來之前,他剛從雞舍喂完雞回來,褲管上沾滿混雜著雞糞、飼料的泥漿。已過正午12點,他還沒吃飯,于是就坐在飯桌前跟我們聊起來。
“習慣了,根本上吃飯都不準點,倒也不覺得餓,過一會兒再吃吧。”這時我們才知道,他如今每天6點不到就起床,開端分配飼料、喂雞,忙完這些就到正午了。簡略地吃個飯,略微歇息一瞬間,就下地侍弄用來制造飼料的蘿卜、牧草之類,回來再進雞棚忙活,吃晚飯常常都到七八點了。吃完晚飯,孫梁杰仍是沒閑著,上網尋找先進的養雞場設備,發布廣告,聯絡客戶,跟同行溝通取經。
“做咱們這行的,活底子干不完。”孫梁杰說,如果沒有養雞場設備的引進,那么雞場的工作是總也干不完的,為了防止病毒感染,他堅持每周都要對雞舍進行打掃、消毒。
采訪過程中,雞棚里的雞一刻不停地叫喚著。他說,“一天超過20個小時都這么叫,我一到晚上都睡不著,如今習慣了,估量聽不到雞鳴聲倒要睡不著了。”辦飼養場之前,我也曾經“迷失”過。高中畢業后一向找不到適宜的作業,家里又給買了輛車,就索性開著車處處閑逛。“這樣的日子過了兩年,心里總是發虛,覺得不能再這么下去了。”感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找工作也一定是高不成低不就,于是就有了自己來養雞的想法,無意間在QQ上加了個飼養群,一位好意的年老帶他入了“門”。
斷定項目后,資金成了疑問,當時狠下心把車賣了,賣了15萬元。還是不夠,就把身上的項圈、戒指也都變賣,又問家人借了點,湊了30萬元。上一年5月,他的“生態飼養場”總算辦起來。后來,又和另一位年齡相仿的合作伙伴一同建造了一所裝有養雞場設備的專業養殖合作社,如今他的飼養場里共有6000只雞。貴妃雞、綠殼蛋雞每只價格150元,雞蛋每斤價格31元。由于口碑好、回頭客多,根本不愁銷路。
接下來,孫梁杰計劃擴展飼養規劃,個人繁育雛雞,個人養蚯蚓、蠅蛆等喂雞,構成經濟環保的循環出產形式。他還想進購一些自動化效率高一點的養雞場設備來提高工作效率。